大約在赫茲實驗成功七年后,他們彼此獨立地分別在意大利和俄國進行通信實驗,為無線電技術的發展開辟了道路...
半個多世紀以來,電子管在電子技術中立下了很大功勞;但是電子技術的成本高,制造繁,體積大,耗電多,從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幾位研究人員發明晶體管以來,在大多數領域中已逐漸用晶體管來取代電子管...
從1946年誕生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以來,它們已經經歷了電子管,晶體管,集成電路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四代,每秒運算速度已達10億次...
所以,電子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科學,其發展至今不過七八十年...
同年,安培確定了通有電流的線圈的作用與磁鐵相似,這就指出了此現象的本質問題...
電機工程得以飛速的發展是與多里沃-多勃羅沃爾斯基的工作分不開的...
有名的歐姆定律是歐姆于1826年通過實驗得出的...
1966年進入“中規模集成”階段,每個芯片上有100到1000個元器件...
1820年,奧斯特從在實驗時發現了電流對磁針有力的作用,揭開了電學理論的新的一頁...
1883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現了熱電子效應,隨后在1904年弗萊明利用這個效應制成了電子二極管,并證實了電子管具有“閥門”作用,它首先被用于無線電檢波...
1960年集成電路處于“小規模集成”階段,每個半導體芯片上有不到100個元器件...
他從理論上推測到電磁波的存在,為無線電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...